中文

English

兴安县湘漓镇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

发布时间:2025-07-26 12:33:44   信息来源:网络

  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婚事新办树新风,丧事简办破陋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通过发挥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的桥梁作用,移风易俗条款被纳入村规民约:“婚事酒席不超20桌★★,随礼不超200元★■★■■◆;丧事不搞迷信,办理不超3天”。邓家村文老伯父亲离世后,在理事会协助下★■■■■,仅用2天完成后事,节省开支3万余元◆■◆■。“省心又省钱◆■◆★,这才是真正的孝道■◆★!”文老伯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对新风尚的认可。从★■“约定”到“公约”★◆◆◆■,从“被动改”到◆★“主动做”■★◆,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这些思想转变更化作行动自觉——越来越多村民自发清扫家园◆★★■■、投工投劳,屋前屋后养花种树,田块整理,经济作物轮番种养,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凝聚起共建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灵渠北渠,一泓碧水蜿蜒流转,垂柳拂岸摇曳生姿。近年来,兴安县湘漓镇紧扣生态与文明双主线,以灵渠北渠生态提升为突破口◆★■,将绿化美化工程与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深度融合,以“绿色笔触”勾勒生态底色,用“文明清风”涤荡陈规陋习■★,写好乡村振兴的答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全境整治,人居环境实现蝶变跃升。湘漓镇创新构建“党建+网格+人居环境整治”治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14个责任网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联合村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今年以来,20余场村庄清洁行动有序推进■◆■■◆,超千人次群众参与其中,清运各类垃圾10余吨。曾经杂草丛生的巷道变身整洁通途,杂乱的杂物堆化作生机盎然的小菜园◆★◆、小花园,块状划分,清新自然。源河村委江背村在实施风貌提升改造工程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让村民推窗见景、出门入画◆★■■。

  如今的湘漓镇,生态美与乡风淳交相辉映◆★★◆■,百姓富与环境优相得益彰。未来,湘漓镇将持续深耕北渠生态治理◆◆■,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建设文明乡风★◆,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让文明新风润泽每一寸乡野★◆■★,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李艳 奚耀业)

  植绿护绿,北渠畔焕生生态长廊。湘漓镇沿着北渠蜿蜒的水岸,“打造诗意北渠风景线■◆◆”的蓝图正加速变为现实。党员干部★◆★■、志愿者化身“绿色使者”,在休闲步道两侧栽种垂柳、碧桃等景观苗木。今年植树节期间,40余名党员干部联合花桥村★★■★■◆“两委”成员、志愿者挥锹培土◆★,300余株新苗扎根沃土,如今已绿树成荫,炎炎夏日里灵动的绿色音符跃动在北渠两岸★■◆。待来年春日,这里将重现■◆■■◆“人面桃花相映红,柳影婆娑伴渠流”的古典诗意;枝繁叶茂的生态屏障◆■,更将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实际效能,为灵渠北渠注入持久生命力。